抑郁障碍的主要临床表现包括核心症状及其他相关症状。可大体分为情感、躯体和认知症状等多个方面的特征。
1.情感症状 情感症状是抑郁障碍的核心特征,包括心境低落、兴趣减退甚至 丧失,愉快感缺乏。低落的心境每天大部分时间都存在,一般不随环 境变化而好转。症状在一天之内可呈现节律性变化,如有些患者晨起 心境低落最为严重,傍晚开始好转。
2.躯体症状 ICD-10 中的“躯体症状”,即临床上传统所认为的“生物学症 状”或“内源性抑郁症状”,包括体重、食欲、睡眠和行为活动等方面的异常。典型表现包括:
①对通常能享受乐趣的活动丧失兴趣和愉快感;
②对通常令人愉快的环境缺乏情感反应;
③早晨抑郁加重;
④ 存在精神运动性迟滞或激越;
⑤早上较平时早醒 2 小时或更多;
⑥食 欲明显下降;
⑦1 个月中体重降低至少 5%;
⑧性欲明显减退。通常中、重度抑郁发作的患者都存在上述 4 条或以上的躯体症状。此外,部分患者还存在疼痛、心动过速、便秘等症状。
3.认知症状 抑郁障碍患者大多存在思维迟缓、注意力不集中、信息加工能力减退、对自我和周围环境漠不关心等表现,这类认知损害往往是可逆的。严重抑郁障碍的患者往往还存在悲观自责、消极厌世、自杀的风 险,需要认真评估和预防。
4.其他临床特征 抑郁障碍患者除了出现上述主要症状外,还可能具有某些特定的临床特征。
(1)焦虑特征:抑郁发作的同时还存在显著的紧张不安,担心失控或发生意外等。常常因过度担忧而加重注意力不集中。严重的焦虑往往增加自杀的风险。
(2)混合特征:在抑郁心境背景下,患者出现心境高涨、自我评价过高、思维联想加速、精力充沛、参加高风险的活动、睡眠需要减少等表现(但症状的数目、持续时间均不能达到双相障碍的诊断标准),需考虑存在混合特征。混合特征是双相障碍的发病危险因素之 一。
(3)忧郁特征:患者愉快感完全丧失,即便有愉快感也至多是 数分钟,对日常愉快事件刺激缺乏反应,症状晨重夜轻。同时伴显著的精神运动性激越或迟滞、早醒、明显的厌食或体重减轻。需要注意 的是,这类抑郁障碍患者往往抑郁严重程度较重,自杀风险高,多伴有精神病性症状,常需要住院治疗。
(4)不典型特征:患者表现为有正性事件时心境可以变得愉快并持续较长时间;睡眠增加或过度睡眠;食欲大增;全身沉重、肢体如灌铅样感觉;对外界评价比较敏感,人际关系紧张。对于具备上述特征的患者需要鉴别双相障碍的可能。
(5)精神病性特征:抑郁障碍有时会伴有幻觉或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,可以与抑郁心境协调或不协调。与心境协调的精神病性症状内容多涉及无能力、患病、死亡、一无所有或应受到惩罚等,与心境不协调的精神病性症状则与上述主题无关。
(6)紧张症性特征:患者须符合以下至少 2 种表现:
①不动(有 亚木僵或木僵证据);
②极度激惹;
③极度抗拒;
④怪异的自主运动 (有特殊姿势、刻板运动、做作或怪相证据);⑤模仿言语或模仿动 作。
(7)围产期起病特征:围产期抑郁是指在整个妊娠期间至产后 4 周出现达到诊断标准的抑郁障碍,可伴或不伴精神病性症状。一旦患者产后有伴精神病性的抑郁发作,后续每次分娩的抑郁复发风险为 30%~50%。
(8)季节性发作特征:这类患者比正常人对环境的季节性变化更加敏感。该症状发生常与光照的季节性减少有关,冬季型较夏季型 多见,常在秋季和冬季(10 月初至 11 月底)出现抑郁发作,而在次 年春季和夏季(2 月中旬至 4 月中旬)缓解。与非季节性抑郁相比, 季节性抑郁患者的职业和认知功能损害较少,且多数具有不典型特 征,如食欲/体重增加和睡眠增多。
2025-04-19
2025-04-11
2025-04-03
2025-04-02
2025-03-15
2025-03-14
2025-03-11
2025-03-03
2025-02-24
2025-02-20
2025-02-18
2025-02-13
2025-02-05
2025-01-27
2025-01-21
内容声明:本网站信息仅提供给您作为健康参考,请勿将它作为诊断或治疗的唯一依据