春季,气温逐渐转暖,万物生发,代谢进入旺盛期,是一年当中气温、气压、气流、湿度等最为变化无常的季节,半数以上的人群在春天会出现种种不适症状,如失眠、疲倦、健忘、情绪低落、好冲动、工作效率降低、睡眠不好、注意力不集中等等,心理方面的疾病在这个季节很容易被诱发或加重。
也有研究表明,春风频率过低,极易产生次声波,直接影响人体的神经中枢系统,使人头痛、恶心、烦躁;春风还使空气中的负氧离子大大减少,使人体化学过程发生变化,在血液中分泌大量的血清素,让人感到紧张、压抑、疲劳,导致心理失常。
现代医学研究也显示:超过一半的心理疾病患者,初次发病都在春天,而有心理疾病史的患者复发率也比较高。例如抑郁、焦虑、失眠等都是春季常见的心理疾病,由于女性的心理特点,学生又经常要面对考试的压力,所以这两个人群是心理疾病的高发群体。因此,在春季需多关注自己的心理状况。
春季易发的常见心理疾病有:
1、精神分裂症
精神分裂症是一种常见的重性精神疾病,病因不明,多起病于青壮年,具有特征性的思维、知觉、情感和行为等多方面的障碍。一般无意识及智能障碍,病程多迁延,有慢性化倾向和精神衰退的可能,经全程规范化治疗和康复,部分患者可长期处于痊愈或者基本治愈状态。精神分裂症主要有以下异常表现:
幻觉妄想:如病人听到不存在的声音,看到别人无法看到的事物。觉得自己的想法被其他人知道了,毫无根据地坚信有人要害自己,有人跟踪、监视,觉得很多不认识的人都在注意或议论自己等。
情感不协调:病人对于外界刺激的情感表达与他的内心体验或处境不协调,对各种事物,甚至对他有切身利害关系的事情缺乏应有的情感反应,表现无动于衷。
行为古怪离奇:病人出现与常人不同或难于解释的表现,具有一些古怪或者幼稚、愚蠢的行为;生活懒散,原本讲卫生的人变得多日不洗澡、不换衣服;对周围的事漠不光心,不关心家人;对工作及个人事物缺乏主动性及进取性。
2、双相情感障碍
双相情感障碍,一般指既有躁狂或轻躁狂发作,又有抑郁发作的一类心境障碍,它对患者的日常生活及社会功能产生不良影响。 双相障碍发病以后既有躁狂或轻躁狂发作、又有抑郁发作。躁狂发作需持续一周以上,抑郁发作需持续两周以上,躁狂和抑郁交替或循环出现,也可以混合方式同时出现。一般呈发作性病程,每次发作后进入精神状态正常的间歇缓解期,大多数病人有反复发作倾向,部分可有残留症状或转为慢性。 病人出现两次或多次的情感和活动水平明显紊乱的发作,其中至少有1次表现为心境高涨、精力和活动增加,另1次表现为情感低落、精力减低和活动减少。
3、抑郁症
2025-04-19
2025-04-11
2025-04-03
2025-04-02
2025-03-15
2025-03-14
2025-03-11
2025-03-03
2025-02-24
2025-02-20
2025-02-18
2025-02-13
2025-02-05
2025-01-27
2025-01-21
内容声明:本网站信息仅提供给您作为健康参考,请勿将它作为诊断或治疗的唯一依据